20201208济教师处函202062号关于进一步做好2020年互联网-教师专业发展工程研修工作的通知
济教师处函〔2020) 62号
关于进一步做好2020年“互联网+教师专业发展”工程研修工作的通知
各区县(功能区)教体(社会事务)局,直属各学校(事业单位), 各民办学校: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2020年山东省“互联网+教师专业发展” 工程实施方案》(鲁教师函〔 2020〕37号)规定和有关要求,切 实做好我市2020年中小学(含幼儿园)教师研修的各项管理工作, 确保研修顺利实施,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切实加强研修组织领导
山东省“互联网+教师专业发展”工程是实施“山东省高素质 教师队伍建设计划”的一项重要举措,作为我市教师培训一项常 规、重点工作,是大规模、高效率开展全员教师培训,提高中小 学教师整体素质的重要途径。本年度工作实施时间紧、任务重,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及各中小学校要充分认识研修工作的重要性和 紧迫性,各级项目办成员要依照前期已上报的实施计划配档做到 分工明确、落实到位,确保研修工作顺利实施。
二、工作要求
(一)各单位要开展有针对性的跟进工作,明确各研修角色 职责任务(见附件1),加强时间节点管理。可结合实际,在规定 时间段内自行设定研修学习起止时间,督促、引导教师保质保量 完成学习任务。各参训单位要结合校本研修,依托省、市、县工 作坊指导机制,切实推进研讨交流活动。
(二)各区县要做好县级学科工作坊主持人的督导和管理; 各市级学科工作坊主持人(见附件2 )所在单位要创造必要的工作 条件;各级学科工作坊主持人要严格按照职责任务,引领坊员树 立学习共同体意识,开展研讨和交流活动;各参训教师要根据工 作坊主持人的部署,积极参加坊内活动。
(三)请各单位按照时间节点要求重点跟进未开展选课的参 训人员。进一步梳理参训情况(见附件3),确因特殊情况,无法 跟进后续研修任务的教师,由参训教师本人提出申请,单位审核 后,按照逐级上报的原则,将报删人员信息表(见附件4) excel 及加盖公章的pdf扫描版,于12月11日前汇总上报至市项目办。
为确保数据统计的准确性,市项目办不接受任何个人形式的报删 数据,因上报审核环节缺失造成学分登记不准确的情况,由相关 缺失环节责任人负责。
(四)为保障市级学科工作坊主持人坊内活动,请各市级学 科工作坊主持人加入QQ群:637145038;各区县将学科工作坊主 持人信息(见附件5 )于12月11日前上报至市项目办。
未尽事宜,请与市项目办联系。
联系人:程珊珊,刘涛
联系电话:81911855
邮箱:jnsjyjrsc@jn.shandong.cn
附件:
1.2020年“互联网+教师专业发展”工程各角色工作任务职责 与考核评价办法
2020年山东省“互联网+教师专业发展”工程各角色研修任务一览表
阶段 | 坊员 | 学科工作坊主持人 | 专题工作坊主持人 |
---|---|---|---|
11月6日起 | 自主选课 | 自主选课 | 自主选课 |
11月6日至12月31日 | 1.课程学习。根据个人所选课程制定个人研修计划。在研修平台“个人空间”完成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的学习任务。浏览、学习工作坊主持人发布的《研修简报》。 2.研讨交流。树立分享、交流、合作学习意识,有效融入学习共同体。依托山东省教师教育网教师工作坊,在工作坊主持人的引领下,定期签到,积极参加研讨交流和智慧众筹等活动。严格遵守《工作坊规则》,不得发表与研修主题无关的内容。自觉维护工作坊专业研讨氛围。 3.实践应用。积极参加工作坊和学校组织的线下实践活动。 | 1.组织规划。制定工作坊活动方案、工作坊主持人任务清单和考核办法,制定《工作坊规则》,上传到学科首页。 2.课程学习。根据个人所选课程制定个人研修计划。在研修平台“个人空间”完成必修课程(10学时)和选修课程(不少于14学时)的学习任务。 3.学习引领。以工作坊为单位编辑上传不少于3期《研修简报》。发布学习导引,引导坊员有效学习课程,引领研修走向深入。每位工作坊主持人至少撰写一篇具有指导意义的引领性文章或案例分析。上传或推荐生成精华资源,引领坊员学习和研讨,上传到学科首页。 4.研讨交流。利用工作坊功能,引领坊员树立学习共同体意识,开展研讨和交流活动。利用“活动”等功能开展智慧众筹,遴选不少于3个问题或案例,组织深度研讨,并提出问题解决方案;利用“资源”等功能上传典型案例等相关资源,提供给坊员进一步学习和研讨;利用“问答”功能,及时回复学员问题,每位坊主回答不少于5个问题。指导坊员开展实践活动,提炼、加工形成优秀实践成果。 5.“优秀案例”征集。省级工作坊主持人围绕学科热点问题设计案例主题,参训教师自主选题,通过工作坊“优秀案例征集”栏目自愿提交。各级工作坊主持人按照不超过本级案例总数5%的比例,择优向上一级工作坊推荐,省级工作坊主持人团队择优遴选省级优秀案例,并在省级研修平台学科或专题页面进行展示。 6.监督指导。浏览、审核学员发言和上传的资源,对不符合《工作坊规则》的内容和行为,按《工作坊规则》及时做出处理。监督工作坊成员参与工作坊活动情况,调动坊内氛围。利用“表扬”功能,及时表彰业务素质高,活跃程度高的坊员。 7.跟进指导。设有下一级工作坊的主持人要根据工作分工跟进指导下一级工作坊活动,通过工作坊引导下一级工作坊主持人开展好工作坊专业指导工作。省级工作坊主持人团队要方向引领,把握本学科趋势。市级学科工作坊主持人团队的跟进指导要能覆盖全部县级学科工作坊(高中学段除外)。 8.实践应用。积极参加工作坊和学校组织的线下实践活动。 | 1.完成与坊员相同的不少于14学时选修课程的学习任务。依托专题工作坊浏览、学习该专题全部的课程(方便研讨,不做考核)。 2.制定并上传专题工作坊的研修指导方案和工作坊主持人考核方案;制定《工作坊规则》,上传到专题页面。 3.根据需要拓展、组建新的工作坊;及时认证通过学员入坊申请,组建坊内学习研讨小组; 4.研修期间以工作坊为单位每年编辑上传不少于5期《研修简报》。发布学习导引,引导学员有效学习课程,引领研修走向深入。每年度,每位工作坊主持人原则上应撰写一篇具有指导意义的引领性文章或案例分析。 5.利用投票活动功能开展智慧众筹,遴选不少于5个问题或案例,组织深度研讨,组织与主题相关的调查研究,并提出问题解决方案。 6.利用资源功能上传相关资源,提供给坊员进一步学习和研讨; 7.利用问答功能,及时回复学员问题,每年每位坊主回答不少于10个问题; 8.利用表扬功能,及时表彰业务素质高,活跃程度高的优秀学员; 9.调动坊内氛围,指导学员开展实践活动,提炼、加工形成优秀实践成果; 10.及时浏览、审核学员发言和上传的资源,对不符合《工作坊规则》的内容和行为,按《工作坊规则》及时做出处理。 11.利用“优秀案例征集”栏目,工作坊主持人围绕专题热点问题设计案例主题,参训教师自主选题,通过工作坊“优秀案例征集”栏目自愿提交。工作坊主持人按照不超过本级案例总数5%的比例推荐,省级工作坊主持人团队择优遴选省级优秀案例,并在专题页面进行展示。 |
11月6日至2021年3月 | 1.课程学习。根据学校选定的研修专题和个人所选课程制定个人研修计划。在研修平台“个人空间”继续完成选修课程(不少于14学时)的学习任务。浏览、学习工作坊主持人发布的《创课指导简报》。 2.研讨交流。树立分享、交流、合作学习意识,有效融入学习共同体。依托山东省教师教育网教师工作坊,在工作坊主持人的引领下,定期签到,积极参加研讨交流和智慧众筹等活动。严格遵守《工作坊规则》,不得发表与研修主题无关的内容。自觉维护工作坊专业研讨氛围。 3.实践应用。积极参加工作坊和学校组织的线下实践活动。在网络课程学习基础上,每人每学年至少要上好一节研究课,积极参加学校和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亮课、晒课和赛课活动。 | 1.组织规划。制定工作坊活动方案、工作坊主持人任务清单和考核办法,制定《工作坊规则》,上传到学科首页。 2.课程学习。根据学校选定的研修专题和个人所选课程制定个人研修计划。在研修平台“个人空间”完成选修课程(不少于14学时)的学习任务。 3.学习引领。以工作坊为单位编辑上传不少于2期《创课指导简报》,引导坊员在网络课程学习基础上,每人每学年至少要上好一节研究课,积极参加学校和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亮课、晒课和赛课活动。上传或推荐生成精华资源,引领坊员学习和研讨,上传到学科首页。 4.研讨交流。利用工作坊功能,引领坊员树立学习共同体意识,开展研讨和交流活动。利用“活动”等功能开展智慧众筹,遴选不少于2个问题或案例,组织深度研讨,并提出问题解决方案;利用“资源”等功能上传典型案例等相关资源,提供给坊员进一步学习和研讨;利用“问答”功能,及时回复学员问题,每位坊主回答不少于5个问题。指导坊员开展实践活动,提炼、加工形成优秀实践成果。 5.监督指导。浏览、审核学员发言和上传的资源,对不符合《工作坊规则》的内容和行为,按《工作坊规则》及时做出处理。监督工作坊成员参与工作坊活动情况,调动坊内氛围。利用“表扬”功能,及时表彰业务素质高,活跃程度高的坊员。 6.跟进指导。设有下一级工作坊的工作坊主持人要根据工作分工跟进指导下一级工作坊活动,通过工作坊引导下一级工作坊主持人开展好工作坊专业指导工作。省级工作坊主持人团队要把握本学科的发展趋势和方向引领。市级学科工作坊主持人团队的跟进指导要能覆盖全部县级学科工作坊(高中学段除外)。各级工作坊主持人至少要跟进指导1个优课创建活动,总结经验,分享交流。 7.实践应用。积极参加工作坊和学校组织的线下实践活动。在网络课程学习基础上,每人每学年至少要上好一节研究课,积极参加学校和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亮课、晒课和赛课活动。 |
说明:1.依据专题课程和学科课程分别认定坊员和工作坊主持人的角色,在相应的课程领域,参训教师要根据自身的角色完成以上相应的研修任务;2.初中、小学和幼儿园学科工作坊分为省、市、县三级,高中学科工作坊分为省、市两级,个别学科除外,在不同级别工作坊内参训人员角色不同,要根据自身角色完成以上相应的研修任务。
2020年工程工作坊主持人考核办法
省项目办提供基础数据,包括个人工作数据和工作坊活跃度数据,由组长团队根据《工作方案》分工与组内《考核方案》对团队成员进行考核。
1.定量考核指标包括工作坊主持人个人数据和所负责工作坊的数据:(1)个人数据统计项:包括发起活动数;参与活动数;活动发帖数;创建简报数;简报发帖数;上传资源数;提问数;回答数;(2)工作坊统计项:上传资源数;发起活动数;发表日志数;回答问题数;研修简报数等等
2.定性考核指标:由组长团队结合《工作方案》、任务清单和《考核办法》,依据工作坊主持人工作开展情况,从质量进行考核。重点考核工作坊主持人工作质量,包括个人研修指导效果和所负责的工作坊活动效果等。
3.考核结果及应用:考核结果分为合格、不合格两个等级。成绩合格者,由山东省中小学师资培训中心发放证书,登记双倍学分;成绩不合格者(不限比例,参照考核方案),根据课程学习完成情况如实登记学分。市、县级工作坊主持人由同级项目办负责考核,考核合格者,登记双倍学分;考核不合格者,根据课程学习任务完成情况如实登记学分。
1.课程学习(必修课程+选修课程)按照课程步骤内容要求,不同课程内容不同,要求有差异(该看视频的都看完,该做回馈题的做完回馈题,该浏览文本资源的浏览完),得到该课程的学分,任何环节缺失,不得分。
2.观评课(三个课例)按照评价标准,完成观评后,得到1个课例的学分2分,3个课例都完成得6分,平台推荐的2个市级优秀课例,每个完成观摩得2分,合计4分。